辯解現在的劣 忘了以前的好

Twitter轉發了中國駐美大使秦剛接受CNN的訪問,寫了以下看法:
「想不到秦剛的英語這麼差 難怪崔天凱拖了8年才能離職」
然後有人retweet,其中一個說美歐駐中大使的中文都不流利,這類評語是雙標,云云。
那個人是retweet,應該不打算跟我溝通,而且那個人的tweet基本上是零like、零retweet、零回應,我也不太想跟「戶口」溝通。
不過,這類回應在大陸應該很平常。這令我有點感慨。
可能那個「戶口」的操作者太年輕(又或者根本沒有點擊看那段影片)。我覺得秦剛的英語很差,是因為我聽聞過之前駐美大使的英語是十分流利的。
李肇星在美國政界獲讚為能言善辯。雖然香港有人或者嘲諷他「小農基因」,似農民,而且他的口音很重,但美國人不會介意這些的,反正他們自己都粗枝大葉。
現在中國外交流行「戰狼」,那麼,李肇星應是戰狼始祖,他上美國電視節目,都經常語氣強硬反駁記者的質疑,但美國人會欣賞,明白他只是傳達中國政府的想法。
接替李的是現在「不吃這一套」的楊潔篪,他跟美國政界的人脈,可以去到有nickname,大家叫他做Tiger(因為「篪」字有「虎」)。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,他一上任就面對南海軍機撞機事件,除了到國務院和國會,還要在電視面前,向美國公眾解釋中國立場,爭取美國人支持、諒解。
再之後的,隨便找一個在美國電視訪問的表現,例如周文重,有口音但完全不重,而且對答流暢。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C9jc-PDAl0

再看回秦剛的影片,他的口音不重,甚至可以說不錯,但他是「逐個逐個字扽出嚟」,明顯看得出腦袋在想一個字,然後很努力找出這個英文字是什麼,說得很辛苦。
這種表現,如何反駁記者質問?一旦又發生撞機事件,如何向美國大眾解釋中國立場?
中國外交官的訓練是十分專門的,除非哪種語言真的太偏門,否則通常一入外交部就決定專門訓練學習哪國語言和文化,甚至未確定做外交官,便是在大學用4年攻讀相關語言,然後幾十年都在那個語系的國家派駐。
一些國家 — — 例如美國 — — 做法不同。大使是用來酬庸,其他國家都知道,美國大使不是外交專家,不懂所駐國語言是很正常,大使的作用在於他「直通天庭」,可以直接向總統通話,亦有信心他傳達的訊息是總統的想法。
中國的大使不同。例如秦剛應該是專門學習英語,仕途大部份時間在西歐司或派駐英國工作。這麼多年都要用上英語,他的英語這麼差,有點奇怪。而且他曾任發言人,做過新聞司司長,很難想像他應對媒體的能力會如此差。
如果看到眼前的劣,就急於辯護,不求學習其他地方的優,甚至忘了自己也曾擁有過更好的東西,這個社會只會不斷倒退,最終滅亡。

--

--

歐洲動態(番外篇)

主要寫歐洲政經的看法,有時旁及其他地區,甚至非政經消息的看法,更多歐洲政經消息可到 : http://europechinese.blogspot.com/ ; Sometimes a blog to write about HK/China in EN